-
谷物、饲料和食品
宏伟的愿景与领先的技术相融合,助力丹夫(Danco)成功占据中国软华夫饼市场。凭借对创新和品质的专注,丹夫品牌在中国家喻户晓。这一成就源于创业精神,更得益于与布勒(Bühler)的长期紧密合作关系。
在中国,丹夫软华夫饼几乎遍布各大超市,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如今看似顺理成章的成功,背后实则有着不凡的起点。20 年前,丹夫的启航,是基于极具远见卓识之举——一个以创业精神为驱动力、以技术领先为重点的战略布局。而这一成功的核心人物,正是丹夫品牌的创始人兼总裁蔡土木,其背后强大的支撑,是与布勒历经岁月沉淀的深厚合作。
Some pages are available only in english.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蔡土木的创业才能便崭露头角。随着中国时任领导人邓小平推动改革开放,他敏锐地捕捉到机遇,将目光投向农业领域。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凭借着清晰的愿景和顽强的精神,他创办了一家饲料厂,并逐步将其发展成为该地区的行业标杆。
对质量和技术的追求让蔡土木在饲料行业脱颖而出。当同行们满足于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产品时,他却选择以日本标准为基准,决定将鸭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从 16% 提高到 18%,而竞争对手依赖传统制粒技术时,他率先引入蒸汽技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凭借对技术的专注,加上坚持不懈和敢为人先的勇气,让他的饲料厂成为当地唯一一家存续的企业。然而,蔡土木的雄心并未止步于此。
20 世纪 90 年代期间,蔡土木尝试过多种生意,从钟表到雨伞,却均未取得成功。他深刻地意识到:“你不可能什么都做,而应该精通你所做的事情。”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凭借在饲料行业的成功经验,他将目光转向前景更为广阔的食品行业。这一次,他敏锐地察觉到中国软华夫饼市场的空白。
2005 年,一场关键的会面为新业务奠定了基础。蔡土木带队参观了在德国科隆举办的 ANUGA 食品博览会。博览会上,他们看到了软华夫饼市场的巨大潜力,经过深入调研,决定进军该市场。数据清楚地显示了这一机遇——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05 年中国休闲食品市场价值约为人民币 2552 亿元。在市场细分方面,糖果、巧克力、饼干和糕点占据主导地位,而烘焙食品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休闲零食行业则正处于快速增长的初期阶段。
“我们当时就决定与哈斯(Haas,于 2019 年被布勒收购)合作。他们规模适中,技术先进,最关键的是,他们已经在中国开展业务。” 蔡土木回忆道,“哈斯在中国设立了分公司,这是一大优势。”
对外界而言,在2005年的中国,这笔合作看似只是用资金购买商品的简单交易。然而,对于许多外国设备公司来说,尽管渴望进入中国市场,但沟通却是一大障碍。“我仍然清楚地记得那些挑战”,蔡土木感慨说:“由于哈斯已进入中国市场,与丹夫的沟通过程就顺利得多。” 这极大地促进了合作,高端食品生产设备合同得以顺利签署。
回顾往昔,长期与丹夫合作,现任布勒威化业务单元销售负责人 Andreas Schoch 也深知这一因素的重要性。“当时哈斯已在中国设有分公司,这是一大优势”,Andreas说,“这意味着丹夫不仅能确保技术合适,还能获得本地的及时支持。” 时至今日,这种密切的合作关系仍是成功的关键,蔡土木对此也深有感触。
2006 年,第一条华夫饼生产线交付并投入使用。仅一年后,丹夫软华夫饼便推向中国市场,并迅速取得成功。这条每小时可生产 30000 块华夫饼的自动化生产线,拉开了丹夫扩大产能的序幕。2008 年,他们订购了第二条生产线;2010 年,又增加了两条生产线;2012 年,再度添置两条生产线,产能持续扩大。如今,丹夫在两个基地运营着 17 条布勒生产线,成为中国最大的软华夫饼生产基地,也是全球最大的软华夫饼生产基地之一。
走进生产车间,烘烤黄油和鸡蛋的诱人香气扑面而来。丹夫公司平均每天使用 32 吨面粉和 80 万只鸡蛋,向全国的超市货架供应 800 万块华夫饼。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对生产线的精细调整。“每条新生产线都不是其他生产线的简单复制。”Andreas 表示,“华夫饼制作精细,含有鸡蛋,需要柔软、香味浓郁且保质期长,这对生产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丹夫致力于创造具有不同特性的多样化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并要求布勒对技术参数进行相应调整。“我想创造迎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华夫饼。” 蔡土木说。双方通力合作,一步步完成了这一过程。起初,产品未达预期,口感偏硬且乏味。研发团队不断调整配方,直至最终制成了具有中式风味的华夫饼——柔软且风味十足。
凭借布勒的控制系统,温度和湿度得到精确调控,以确保每个华夫饼拥有最佳口感和外观。自动化控制系统与布勒的节能设备相结合,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能耗。
除了需要非常精确的空气洁净度控制外,华夫饼还必须满足高标准的质量和卫生要求,以确保在超市货架上数周的保质期。布勒的先进工艺专长及其控制和自动化技术,在丹夫的成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布勒制造的华夫饼生产线可实现 98.5% 的合格率,助力像丹夫这样的客户节省成本。
在产品推广过程中,丹夫十分注重国际标准与文化传承,清晰地展示了产品的高端品质,并展现出其将核心技术成功转化为消费者语言的卓越能力。
“布勒很自豪能有丹夫这样的客户”,布勒大中华区食品业务总经理夏海洋说,“20 年来,我们与丹夫携手共进,从哈斯时代开始合作,多年来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信任。”
在华夫饼市场,健康、定制化和技术发展成为关注焦点。丹夫凭借多维度的品牌竞争力,结合布勒的创新技术,不断前行。“我们希望在接下来的 20 年里共同开发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夏海洋说。
丹夫始终致力于品质,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美味且安全的产品。他们严格挑选原材料,控制生产流程,并进行产品包装,确保每个华夫饼都符合高品质标准。这种对品质的追求与布勒的价值观高度契合,成为双方长期合作的稳固基础。布勒的设备以先进技术与稳定性能,为丹夫的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目前,丹夫已建立了一个以 “创新技术” 为核心、以 “品质承诺” 为根基、以 “场景适配” 为支撑的品牌价值体系。其发展道路为本土食品企业从产品制造向品牌建设转型提供了典范。随着国际化战略的推进,这个由技术驱动并以文化赋能的品牌正在重塑中国零食行业的全球竞争力。
丹夫再次奋勇向前。尽管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但蔡土木已渴望引领丹夫走向海外市场。“我们还旨在海外设定标准。” 他说。他的创业精神依旧强劲,深深植根于内心。虽然丹夫尚未确定具体哪些产品将进军哪些市场,但成功的配方已然明确:品质、贴近客户与创新。